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简体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한어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卡密激活
邀请推广
登录
账号注册
首页
壹起共享官网首页
导航
搜罗全网优质站点导航
学习
资源
共识·共建·共享的学习资源库
兑换
排行
活动
更多内容
搜索
搜索
邀请推广
每日摇摇乐
抽奖大转盘
卡密激活
兴趣圈子
文章
帖子
用户
壹起共享—共识•共建•共享•共赢
»
资源
›
›
行业交流
›
想和你分享
›
哲学家对僧侣的18个拷问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命运类]
哲学家对僧侣的18个拷问
[复制链接]
228
|
0
|
2022-11-8 21:0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里的哲学家是指法国法兰西学院院士让-佛朗索瓦·何维勒,他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评论家。
这里的僧侣是指他的儿子马修·理查德,跟随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攻读博士,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后,突然决定放下这一切,到遥远的国度,披上袈裟,削发为僧。
马修的决定并不是因为他遭遇到什么困境,而是他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01.
为什么要出家?
哲学家: 我想知道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个决定?
僧侣: 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介绍喜马拉雅修行者的纪录片,感到非常震撼。我觉得“如果有人有办法达到完美的境界,就一定是这个样子”。佛教没有打算发展一种新的理论,而是忠于上千年的心灵传承,成为有成就的继承者。因为你和母亲的关系,我认识很多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诗人、科学家……可是他们虽然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是天才,但这些知识和才华并不能让他们成为好的人。一位伟大的诗人可能是一个混蛋,一位科学家可能对自己不满,一位艺术家可能自恋和骄傲。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感觉。反而那些出家人让我看到一种非常不同的感觉,他们的生活方式似乎就反映了他们所教导的一切。于是我决心去找他们。
02.
痛苦是怎么回事?
哲学家:你最初的动机是不是要逃避痛苦?
僧侣:痛苦是无知的结果,所以必须要被驱除的是无知。而最根本的无知是相信自身真正存在,相信现象界的实在性。减轻他人即时的痛苦是一种义务,但光这么做是不够的。必须要根治痛苦的根本原因。我不否认生物学和理论物理的迷人之处,但是知道了这些事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快乐和痛苦的心理过程吗?难道没有一种内在祥和的方式,不依赖健康、不依赖权势、不依赖成功、不依赖感官享受,同时这个内在祥和也是一切外在祥和的源泉?
佛法让你要清晰地认出“自我”没有实质的存在,这才是你所有问题的根源。放下对自我的信念,就可以让这内在的和平自然流露。佛法不只是在形容心中会产生的状态,它还能示范如何转换这些状态,所谓的“解放”这些状态。对“自我”的执着就是无知最基本的表现,也是所有负面情绪的根源。这个自我究竟在身体哪处?你越是去找它,越是找不到。到最后你会发现“我”似乎只是一个标签,贴在一个连贯的东西上。因为我们觉得有一个独立的“我”,这种感觉会把“我”和“他人”区隔开来。而对事物吸引和厌恶的转换就开始了。发现自我并非真实的存在,能够让我们不再被自己的念头所奴役。
03.
佛教是宗教还是哲学?
哲学家:佛教是一个宗教还是一套哲学?你的转变是一种宗教性的转换,还是某一种纯粹属于哲学性的突破?
僧侣:法师们经常会被问这个问题,他们通常以玩笑的方式回答:“可怜的佛教!宗教家说它是一种无神论的哲学,一种心灵的科学;哲学家说他是一种宗教——佛教似乎没有自处之地。也许正因为如此,佛教有了一种优势,可以在宗教和哲学之间搭起桥梁。”我会说佛教本质上是一个形而上的传统,从这个传统可以吸取智慧,这种智慧可以运用到每一刹那和所有的状况之中。如果我们对宗教的定义是要盲目接受一种教义,不需要自己重新发掘那个教义的真理,那佛教就不是一个宗教。佛陀说得很清楚,他的教义必须被检查,必须被思考,不能只是因为尊敬佛陀而单纯的接受。教义的真理必须自己发觉,通过不断地修炼最后迈向心灵的证悟。
哲学家:但是佛教徒还是崇拜佛陀啊?
僧侣:是的,但这并不是因为人们把他当做上帝或者圣人,而是因为他就是究竟的老师,证悟的化身。“佛”的意思是“觉悟者”,成就真理的人。他“摧毁了”所有蒙蔽智慧的负面障碍;“培养了”所有属于心灵和人性的正面特质。
04.
关于迷信的问题
哲学家:佛教在西方的形象非常正面,它一直被视为一种纯粹而直接的教义,可以被接受。但一旦来到亚洲,就会被震撼,因为佛教的方式充其量只能被称为迷信:写满经文的旗子、法轮、相信轮回……我那天看到的那个三岁小孩,又号称是什么转世灵童。这是怎么回事?
僧侣:对于许多宗教而言,意识持续到死亡之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佛教,证据来自一些人的经验。佛教所谓的轮回,绝对不是某种“个体”附在另外一个个体上,也不是心灵的转换,因为没有所谓的灵魂。通过许多次转世所留下来的并不是一个“人”的身份,而是一种被培养出来的意识流。至于经幡和法轮,并不是迷信,只是反映佛教有各种丰富的方式,来提醒我们对心的觉察性。风吹动的经文旗、油灯的火、热气转动的法轮、刻上咒语的石头,我们所作所为,自然界的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刺激我们从内在祈祷,激励我们的利他念头。“不论吹过这经幡的风吹向哪里,愿它所碰触的所有众生,能从他们的痛苦中得到解脱;愿他们能经验快乐以及快乐的因”。
哲学家: 到底什么是咒语?
僧侣: 咒语的意思是“保护着心的东西”——不是害怕心会遭遇什么灾难,而是担心心会被干扰,会混乱。念诵能够帮助我们让心的表层运动平息下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表层下的本质。
05.
关于转世问题
哲学家:关于转世的问题你一直强调是一些人的经验,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但这都不是证明。
僧侣:佛法中,有三种条件使一句话成立:直接经历、不可推翻的演绎以及值得信赖的论证。我们所谈论的不是神迹,而是许多世纪依赖许多喇嘛都共同经历的内在经验。
哲学家:我不认为他们可以欺骗我们,但那些可能都是幻象。一个人可以完全诚恳,一辈子没有想要欺骗别人,但还是可能会看到幻象。
僧侣:轮回的存在是唯一能够证明非物质性意识的事实,就是意识的连续性。我说说我的经验:有一天我在老师康居仁波切附近的小茅屋静坐,我想到小时候杀害过的所有动物。想到这些我心中交替着悔意和错愕。于是我去找康居仁波切。一看到我,康居仁波切就笑了,我还没说话,他就对我说:“你这辈子杀了多少动物?”这件事对我来说是非常自然的,我的反应是微笑。“当信仰离开理性,就变成迷信,当信仰背叛理性时更甚之。但当信仰与理性合并的时候,就能够防止理性变成一种纯粹知识性的游戏。”佛法的信心不是盲目的,也不是对某些教义的非理性信仰。
我亲自参加过寻找转世灵童的工作。小孩找到后,我们要为他在山洞里举办长寿仪式。当时只有两岁半的小孩决定自己做加持。他做的平静而有耐性。他能非常准确的叫出这些人的名字。人群中有一个人来自不丹,是钦哲仁波切生前的老佣人。一位喇嘛提醒他仪式快结束时,这孩子指着人群中的这个老人,要求对他做加持。老人立刻掉泪。
06.
佛教和心理学
哲学家:19世纪某些哲学家比如叔本华,被佛教吸引的理由是认为它可以提供一种方法,通过忘记自我而达到某种宁静境界。最近,反而是对心的掌控技巧引起了更多的注意力。佛教心理学是怎么样的?
僧侣:仅仅能够辨认出一个情绪把它引到表面上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懂得如何让这种念头和情绪得到解脱,就是要消除它在心中的任何痕迹,让它不要再被混乱所捆绑,不然它很容易创造出连锁反应。“不喜欢”-“敌意”-“愤怒”,最后它会成为负面的语言和行为。有两种禅定方式,一种像狗,一种像狮子。你可以追踪自己的念头,就像小狗追踪它前面的石子,一个接一个。这只会让我们的心一直在混乱状态中。另外一种方式是像狮子一样,因为它会立即冲向丢石头的人,扑到他身上。这就是转向念头的根源。当你通过大量练习能令念头停住的时候,你要开始研究妄念的本质。情绪升起之前,它在哪里?它有任何特质吗?有确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吗?它会到别的地方去吗?你越是去研究它,它就越是找不到。你可以在这个“找不到”的境界禅定一会。当你了解到念头只不过是意识的显现,它就会失去对心的束缚能力。经过长期的勤劳修持,解脱的过程就会变得很自然。当新的念头升起,它就会解放自己,不再会干扰,也不再会控制你的心。念头的形成和消失一样快,就像用手指头在水上画画一样。
07.
什么是证悟
哲学家:佛教的真正核心是什么?
僧侣: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定义佛教,就是首先把它视为一条道路。这个道路的目标就是要达成我们所谓的“完美”:究竟知识、证悟,这就是佛的境界。
哲学家:在达到完美的那一刹那,我们会消失吗?
僧侣:干嘛消失?正好相反,达成证悟,佛陀便开展庞大的助人行动,教导他人,指引他们。就像是导游,引领他人走向佛陀自己走过的路。唯一会消失,并且是完全消失的,就是无知。相信一个自我的存在,是无知最主要的表现。成佛的意义是对事物究竟本质的觉知,不是一种重新建立,而是一种发现。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众生都有佛性。一般众生的佛性被埋在众多障碍之下,这些负面心理因素是因为执着于实质存在的自我及现象。“道路”就在于要化解掉所有掩盖真正本性的东西,让我们能够看到它真正的面貌。
哲学家:这令我想起柏拉图对于回忆的理论。对苏格拉底而言,学习是一种回忆我们所遗忘的事物的过程。
僧侣:证悟的目的不是要离开这个世界,而是不再被它奴役。世界本身并不是坏的,只是我们觉知它的方式错了。所谓“娑婆世界”就是“存在世界的恶性循环”,是由无知所撑起的,是一个痛苦、散乱以及混淆的世界。整体而言,这个现象世界无始无终,但是生命有潜力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通过净化自己意识河流的方式达到证悟,从此从轮回循环中解脱出来。换句话讲,我们可以终止痛苦的原因——相信自我为实存的无知。达到佛的境界者不处在“娑婆世界”和“涅槃”这两者之中。因为他已经从无知中解脱出来,不被业带入轮回;他也不停留在涅槃的平静中,因为他对仍在受苦的众生升起了无限的慈悲。
08.
什么是空?
哲学家:你所谓的空性是什么?是虚无吗?
僧侣:很多人对“空”的概念不安,甚至害怕。那是因为他们把“空性”和“虚无”混在一起了。“虚无”之中一无所有。而空性事实上是虚无的反义词,它是一种宇宙的潜能。任何现象,如果究竟本质不是空性的话,根本不可能显现。包括自我和外在世界,都没有任何东西是具体的永恒的,或有具足的存在性。空性并不是什么和现象分开的东西,它就是现象的本质。佛法说世界是没有“开始”的。在任何东西显现之前,时间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时间只是一个观者赋予一连串刹那的概念。世界没有真正或实质的存在,所以说现象世界就是相对层面,空性是绝对层面。“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并不是在否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般觉知。我们想否定的是,在最终的分析下,世界具有真正实质的现实。
哲学家:这难道不是无为的哲学?我们何必针对不存在的东西有所行动?
僧侣:绝不是这样!相反,这个观念让我们走向更大的行动自由,让我们对其他人更开放,因为我们再也不会被自我的执着和现象的具实性所困惑。因为众生确实经历着痛苦的经验,所以就算是幻觉式的,要除掉这种经验也是对的。
09.
佛教的传教观念
哲学家:佛教不像西方的宗教,它既不承认在另外一个世界中得到永生的实质心灵,又不承认一个我们可以向他祈祷,此生能够帮忙来生能够迎接我们的上帝。佛教和当地的宗教难道没有冲突的危险,没有竞争?
僧侣:这种竞争没有依据。如果一方没有任何竞争的意图,对方的竞争就会自动终止。就是因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宗教的了解程度越来越差,才会让某些群族利用宗教来进行压制和征服的行为。佛法提供观念,但从来不强迫这些观念,更不会想改变任何人的信仰。佛法就是愿意将经验分享给任何想参与的人。试图让人改变宗教信仰不但可能会失败,也可能无意识中减弱他们对自己原来宗教的信仰。更好的做法是鼓励有信仰的人更加深自己的信仰,目的不是要改变人家的信仰,而是要增进他的福报。
如果一个人感到跟佛法特别有缘,愿意把佛法视为一条心灵道路,也不能阻止他自由的走向这个道路。接下来他就应该精进地学习和修行。虽然对其他宗教要保持容忍和开放的心,但我们必须投入自己所选择的宗教。
10.
什么慈悲?
哲学家:基督教有慈善的概念,它和佛教的慈悲相对应,但什么才是佛教的慈悲?
僧侣:我们今天的教育几乎不再讨论如何使人变得更好,现在的教育越来越世俗,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知性以及累积知识。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用来建设,也可以用来毁灭。有人甚至说爱和慈悲完全属于宗教的领域,教育并不负责年轻人的心灵。在西方,慈悲的字面意思有时暗示一种高姿态的怜悯,一种同情,但这种同情先假定自己和受苦的人之间有某种差距。佛教所讲的慈悲就是解除所有痛苦的愿望,尤其是要挑战痛苦的因——无知、憎恨、欲望等。所以说这种慈悲一部分是针对受苦者,一部分是针对那个生起慈悲的心。
慈悲中可以包含慈善,包括各种布施。而为了要消除长期的痛苦,我们必须思考痛苦的起源,然后才能发现原来引起战争的是无知,是对报仇的饥渴、执着,以及一切令众生痛苦的东西。
11.
慈悲和爱
哲学家:慈悲和爱之间的差别在哪里?
僧侣:慈悲必须伴随着爱。慈悲没有爱就无法生存。而爱的定义是希望众生能够找到快乐,以及快乐的因。在此说的爱指的是完全的、无条件的爱,对所有众生没有分别心,没有偏见。男女之间的爱、对家人的爱,经常是霸占性的、排他性的、有限制的。其实这种爱含有很多自私的感情。这种爱可能感觉非常深,但是当无法达到预期的时候,它也很容易就会消失。同时,对家人的爱会同时附加一种感觉,觉得会和陌生人有距离,甚至敌意。真正的爱和慈悲可以延伸到我们的敌人身上,掺杂执着的爱和慈悲无法包容我们视为敌人的人。
在佛教中爱与慈悲要和另外两种美德相结合。第一种是随喜的精神(看到别人好也会高兴),第二种就是没有偏见,一视同仁。佛教中的爱和慈悲与智慧是分不开的。爱和慈悲与对事物究竟本质的知识是分不开的。爱和慈悲的目标在于让众生从无知中解脱出来。为什么慈悲有这么大的力量,就是因为背后这种智慧和知识。
12.
如何对抗现实的邪恶?
哲学家:我觉得你讲的太抽象了,佛教在面对现实的邪恶时有什么办法呢?比如黑手党,或者种族暴力。西方的宗教和哲学始终认为邪恶是一种无法超越的障碍,他们同意邪恶是一个存在的东西。可是万能的上帝怎么会允许邪恶的存在,这一直是一个问题。
僧侣:佛教认为所有众生的本性是完美的。即使被无知、欲望和憎恨掩盖住,但是没法改变佛性。我们太容易忘记这个本性,进入二元对立、负面的思考模式。这些又被转换成负面的语言和行为,接着创造痛苦。人的真正本性是一种平衡状态,暴力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暴力并不属于人最深的本性,因为暴力不但为受害者,也为始作俑者带来痛苦。以现实状况而言,佛教没有任何立场来防止卢旺达的大屠杀,可是要知道,其他任何人也都无能为力。西方的所谓现实政策、世界新秩序,都不能阻止屠杀的发生。但就算这种暴力倾向存在,也要依靠知性来解除它,不屈服于它的影响力。憎恨到底来自哪里?如果我们追踪它的根源,一切都是从一个念头出发。
哲学家:很好,但是如果我们要把邪恶从世界中消灭的话,我们必须等六十亿人走向这个心灵道路,这要等很久啊!
僧侣:需要花很多时间并不改变一个事实,就是没有其他解决方法。这种暴力不断的出现,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个人的转化。这种转化可以从个人延伸到家庭、村庄、以及整个社会。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些社会在某些时期能够保持和平。这是一个可以达成的目标,要看每个人愿不愿意以及能贡献多少。
13.
三种懒惰
哲学家: 我们必须小心分辨“科学”和“科学主义”。因为科学那么成功,使得人们相信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用科学的角度来看。甚至还有“科学社会主义”,很明显,这中间没有任何跟科学有关的事物,反而恰恰相反。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僧侣: 科学的危险性就是它容易被分析式的冲力带走,让知识做过大的横向扩展。这种对事物细节的研究,不论多么有趣,重要性不应该超过智慧的追寻。佛教谈到三种懒惰。第一种就是把所有时间用在吃饭和睡觉上。第二种就是告诉自己,“像我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达到完美”。这种懒惰令自己灰心,反而令自己试都不去试。第三种,就是把生命浪费在次等重要的工作上,一个接一个,你会告诉自己,当你完成了这件或那件事之后,你会开始寻找你生命的意义。
哲学家:你说“次要问题”?一个与心灵无关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个重大问题。
僧侣:对一个银行家来说,破产是一个重大问题。但对一个隐士来说破不破产是一个很次要的问题。经常思索无常可以解决第一种懒惰;思索修行所带来的变化和好处可以解决第二种懒惰;第三种懒惰的解法就是要认清唯一能结束一切做不完的事情,就是立刻把它们放开,转向真正给与生命意义的事。人生很短,要发展我们内在的特质,永远不嫌太早。
14.
佛教为什么在印度衰败?
哲学家:在12至18世纪之间,印度的部分地区在伊斯兰教的控制之下。虽然如此,印度教还是继续作为主要的宗教,但佛教却被扫地出门。为什么?
僧侣:佛教在印度衰退的原因至今还不是很清楚。从六世纪开始,印度重新恢复了婆罗门教的传统。这使佛教的影响力开始减弱。印度极不愿意放弃种姓制度,而佛教刻意地不去在乎这个制度。佛教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然后向东传到泰国、缅甸和柬埔寨,被称为“小乘”佛教。后来它往北,在2世纪到了中国,被称为“大乘”佛教。之后又传到日本,演变成许多不同的形式。根据大乘的教导,如果我们周遭的众生继续受苦的话,我们自己的解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金刚乘”在另外两乘上增加了许多种类的心灵技巧,让我们内在的佛性能够更快显现。金刚乘的视野虽然是超越性的,但他不遏止慈悲,反而加强、加深它。
佛法不是教条,而是一条道路。僧团就是陪伴我们走这条道路的人。佛教不会强迫也不会试图改变人的信仰,那样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佛教一向不采取征服者的姿态,它多是通过心灵上的影响力来产生作用。这和邪教不同,邪教是纯正心灵传统的假版本,一有机会,它的面貌就会崩溃。邪教虽然能吸引信徒,但是它的欺骗性本质表现在它各种内在的矛盾、丑闻,以及不可思议的事件上。大部分的邪教中,对他人的要求非常多,但又猖狂地违反自己号称的理想。
15.
仪式与迷信
哲学家:佛教吸引西方知识分子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天主教那么多的宗教仪式。但当我看到了更加复杂的仪式和道具,这在我看来是不理性的表现。
僧侣:如果信仰违反理性,而且不去了解仪式中更深层的意义,就变成了迷信。拉丁文的仪式(ritus)实际上是“正确行动”的意思。蕴含着反省、沉思、祈祷和静思。一个仪式就变成一次心灵的修行。环境、音乐、念诵都是为了让心更平静而不是激起情绪。佛塔象征佛陀的心,经文象征他的语,佛像象征他的身。因为身体的右边被视为荣誉的位置,信徒绕塔的时候一直让佛塔在他们右手边的位置,以示对佛的尊敬。
本尊有六只手臂,象征着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象征的形象让我们运用想象的力量作为心灵进化的因素,不会让我们被不受控制的念头带走。有些闭关者把自己的时间完全投入在禅定上,有时会放弃所有仪式。有的甚至公开藐视仪式。
礼佛是表达敬意的一种方法,不是对一个神致意,而是对究竟智慧和代表究竟智慧的人致意。这种致意同时也是一种谦虚的举动,可以对抗傲慢。当我们双手、膝盖和额头碰地的时候,表示我们期盼净化五毒:贪嗔痴慢疑;观想“愿我能把所有众生的痛苦聚集在我身上,解除他们所有的痛苦。”用这种方式,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能愿意普通平庸,把我们带回到心灵修持的道路上。
16.
如何面对死亡
哲学家:蒙田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就是要学习死亡。”这个过程在佛教教义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佛教对死亡的准备是怎样的?
僧侣:佛教徒应该随时想到死亡的念头。这绝对不是悲伤或悲观的想法。这种思想反而激励着佛教徒去利用生命每一刻来转化内在。因为死亡的时刻以及造成死亡的状况是无法预测的,所以思索着无常和死亡永远是一种心灵修行的激励。初级的修行者认为死亡是可怕的,对道路有一点认识的人会去了解如何能自信而平静的度过“中阴身”。再来,他们会像农夫一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非常平静的面对死亡。最后,程度最高的修行者想到死亡,心中会感到喜悦。有什么好害怕的呢?死亡已经变成一个朋友,它只不过是生命的一个阶段,一个简单的转折。如果我们要面对死亡,等到最后一分钟是没用的。因为濒临死亡的时刻并不是一个开始心灵修行的理想时机。
“中阴身”这个词的意义是“中间”或“过渡”状态。生命的“中阴”就是生与死之间的中间状态;死亡时刻的“中阴”,就是意识从身体分离出来的过程所占的时间。第一种分离是身体从有机体变成无机体的过程,第二种分离是意识的分离。我们会经历一种极为清晰的状态,然后是一种极大的喜悦,到最后会经历一种完全没有意念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有经验的修行者会认出“究竟本性中阴”,会持续待在里面而达成证悟。大部分情况下,意识接着就进入“形成的中阴”,就是死亡和下一次投胎之间的中间状态。渐渐地,另一个存在状态的细节才会开始出现。普通人投胎是因为“业力”的吸引,而证悟的人投胎是刻意在适当环境下再生,为的是要继续帮助他人。
17.
如何看待创新
哲学家:西方有一种倾向,把最高的价值放在“创新”上。在西方,最好的称赞就是声称一件事“是个新的想法”。就连艺术和文学,你必须创新才能生存。
僧侣:我认为不断发明新东西的欲望,就是因为过度强调“个性”的重要性。有些伟大的神圣艺术作品,艺术家为作品投入所有的心和才华,但是他们的个性完全不表现在作品上,他们的艺术品是不具名的。人民通过绘画和舞蹈这些艺术和心灵保持联系。在西方当一个艺术家把画布涂成蓝色,挂在博物馆中,我认为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人大喊“国王没有穿衣服!”西方的“创造力”并没有使我们变成更好的人。真正的创造力意味着渐渐除去无知和自我中心所造成的遮蔽,揭开心和现象的究竟本质。这才是“新”的发现。
18.
佛教徒还要不要努力?
哲学家:佛教似乎可以概括为“我对世界的影响力其实只是一种幻想,这个幻想带给我庞大的期望和失望,让我活在不断变化的喜悦和恐惧中。”
僧侣:这比较像印度教对“业”的解释: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完全接受我们的命运,不去抗拒它。但是一个佛教徒会采取不同的立场。他会接受现在,因为这是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结果。但是未来完全要看他自己,他永远在一个十字路口上。能够看到自我不是真实存在,不会让我们毫不在乎的接受任何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反而会让我们更自由地行动,不受“我”的拘束,不断制造出一连串吸引和排斥反应。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让我们能有更大的行动自由。过去已经演过了,但是未来还没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账号注册
x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SXYPKR
241
回帖
765
积分
89 小时
在线时间
运管合伙人
积分
765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图文推荐
蓝奏云批量下载(电脑版)
2022-11-18
18个HTML发布页/引导页/导航单页/介绍页源码合集
2023-09-12
【壹起共享】版权、下载免责申明,用户必看内容!
2023-11-23
热门排行
1
健身软件合集!健身tv、每日瑜伽、 即刻运动价值388元
2
多款录屏软件+在线录屏,针对录屏需求,一次安排到位
3
壹起共享账号注册邀请码
4
分享一个自用的小说阅读神器,贼好用
5
4个高质量PPT模板下载网站,全部免费!!!
6
简历生成器,直接生成简历,内置海量模板
7
一款免费观看B站“港澳台”地区动漫番剧APP
8
安卓中国法律法规大全v9.6.0